智慧水务系统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水务全流程数据,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。其核心功能模块通常包括以下6大类别,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扩展或细分:
1. 数据采集与监测模块
传感器网络:部署压力、流量、水质(pH/浊度/余氯)、水位等物联网设备。
实时监测:管网运行状态、泵站工况、水库/水池水位、用水户智能水表数据。
异常报警:爆管、水质超标、设备故障的实时预警(如SCADA系统)。
2. 管网管理与漏损控制
GIS地理信息系统:可视化管网布局、管材、管龄等空间数据。
DMA分区计量:通过流量监测定位漏损区域,降低产销差。
水力模型仿真:模拟压力分布、预测爆管风险,优化调度方案。
3. 供水调度与优化
智能调度算法:根据用水需求预测(如季节/时段规律)动态调节水厂产能。
泵站节能控制:基于实时电价和需水量调整水泵组合,降低能耗。
应急调度:突发污染或灾害时的备用水源切换方案。
4. 水质安全管理
在线水质监测:原水、出厂水、管网末梢水的多参数分析。
污染溯源:结合大数据追踪污染源(如重金属/有机物异常)。
消毒剂优化:动态调节加氯量,平衡消毒效果与副产物风险。
5. 客户服务与营收管理
智能抄表:NB-IoT/LoRa远传水表自动读数,减少人工误差。
移动支付与账单系统:支持APP/小程序缴费、用水量查询。
工单管理:报装、报修、投诉的线上闭环处理(如对接CRM系统)。
6.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
大数据平台:整合生产、管网、用户数据,构建数据仓库。
AI预测模型:用水量预测、设备故障预测(如泵机寿命分析)。
可视化驾驶舱:关键指标(漏损率/能耗/水质达标率)的BI看板。
扩展模块(可选)
排水防涝:雨污水管网监测、内涝预警(结合气象数据)。
海绵城市: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智能调控。
水务云平台:跨区域数据共享与协同管理(适用于集团化企业)。
技术支撑体系
物联网层:RTU/PLC设备、5G/NB-IoT通信。
平台层:云计算(如阿里云水务大脑)、边缘计算。
安全层:工控系统网络安全、数据加密。
通过上述模块联动,智慧水务可实现从“水源到水龙头”的全流程精细化管控,典型应用案例包括新加坡PUB智慧供水系统和深圳智慧水务一期项目。实际建设中需根据城市规模、基础设施现状分阶段实施。
公司总部及营销中心: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郭守敬路498号浦东软件园21号楼308室
电话:021-58581626 13681685588
邮箱:root@igctech.com